酒,小酌怡情,大饮伤身,少饮它是健康之友,多饮它是罪魁祸首。对酒当歌,自然是人生乐事,而科学健康饮酒,更能品尝酒之魅力,体味百态人生。
【适度饮酒则利,过度饮酒则害】
凡事皆有度,饮酒也当如此,饮酒有道,方能品其美。
小酌怡情
举一杯美酒,小酌怡情,酒香心间
◇适量饮酒能够通经络,健脾胃。在吃饭前饮少量的酒,可刺激味觉,增加消化液的分泌,增进食欲,还能祛风健胃。
◇ 酒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,可以提神醒脑,解除疲劳。酒精进入血液,可扩张血管,使血流量增加,故可加强血液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。
【大饮伤身】
月满则亏,酒满则溢
◇ 酒精与肝病有密切的关系,酒精会损害肝脏,使肝功能失调,从而形成急慢性酒精性肝炎、脂肪肝、肝硬化等病患。
◇酒精会损害心脏,引起心律失常。饮酒过量可使交感神经兴奋,心脏肌肉组织受到损伤,失去正常的弹性,导致心脏负担过重使其正常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。
◇ 大量摄入酒精,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害,使人的记忆力,注意力,判断力以及智力下降。
◇过量的酒精会刺激肠胃,破坏胃粘膜,容易引起胃出血、胃溃疡,可引发急性胃炎甚至胃穿孔。
◇ 酒精会影响生殖细胞的存活,降低精子数量和活力,酗酒后受孕和孕妇酗酒更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。
健康饮酒小常识
◆ 饮酒前——切记空腹勿饮
空腹时,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,造成肌理失调、肝脏受损。在喝酒之前,应先吃点食物,特别是高蛋白质的食物,足量的蛋白可以减少胃粘膜、血液和肝脏对酒精的吸收。
1. 饮酒前喝一杯酸奶
酸奶由于加入植物胶增稠剂后,奶质粘稠,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,有利稀释酒精。酒前来一杯,有效延缓酒精的吸收。
2. 饮酒前吃含果胶食物
选择富含果胶的水果和蔬菜,如山楂,苹果,菜花,南瓜之类。果胶有延缓食物成分吸收的作用,能帮助稀释酒精。
3. 饮酒前吃淀粉类食物
面食,土豆,薯类等含淀粉的食物,在饮酒前食用可以保护胃,因为淀粉类大分子和酒精结合,能延缓酒精吸收,喝酒前先吃一些含淀粉的食物,胃部能得到充分保护,粘膜组织就不会受到酒精刺激了。
◆ 饮酒时——注意点,更享受
1. 细酌慢饮
喝酒速度越快,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上升得越突然,越容易引起酒醉。而小口慢慢喝时能有效地延长喝酒时间,更给了肝脏分解酒精的时间,让身体对酒精的适应度逐渐增强。也有利于美酒的欣赏和享用。
2. 酒菜搭配更健康
饮酒时只喝酒不吃菜,会使肝脏遭殃,酒菜搭配更健康。从保健角度来说,酒的醇度越高,越要吃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菜,如牛肉、烧鸡、鱼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,含大量蛋氨酸和胆碱。因此,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药。
另外,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,饮酒时吃些碱性的食物,如醋拌的凉菜、青菜及水果等,可以中和酸性,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。
3. 不可混饮
各种不同的酒中,除合有乙醇外,还会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,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。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,混合饮用时,不仅容易醉,更容易引起头昏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另外,药酒也不宜用作饮宴用酒。药酒中一般合有多种中草药成分,如用作饮宴用酒,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和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发生矛盾,令人不适。
◆ 饮酒后——适时解酒,缓解不适
饮酒之后,可以吃些解酒的食物,如新鲜水果、蔬菜汁、蜂蜜水等。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酒精的分解速度,并缓解喝酒后的头痛、头晕、反胃、恶心、发热等症状。但注意酒后少饮茶,酒后饮茶对肾脏会造成损害。
【饮健康酒 享健康人生】
◆ 葡萄酒
葡萄酒是公认的最佳的健康酒类之一,当然前提是适量饮用。适量的葡萄酒能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,减慢血液凝结的速度,能够预防癌症与心血管疾病;
◆ 白兰地
研究发现,适度饮用白兰地可以增强体质,可帮助胃肠消化。白兰地在蒸馏过程中产生了抗氧化剂,30毫升白兰地可以提供一整天饮食摄入维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。
◆ 黄酒
我国传统的酿酒也是自古流传的滋养补品,黄酒是最古老的一种饮料酒,因其酒液颜色黄亮,故称黄酒。主要含有糖分、糊精、高级醇、甘油、有机酸、维生素等,是营养丰富的饮料。
以梦为马
诗酒趁年华
品味美酒佳肴时
亦能拥有健康
如此甚好
- > 人到中年,独酌一杯半盏,借以消磨时光也好,聊以自慰心灵也行,用以无奈长叹也罢,人到中年,是不惑,是对于细枝末节不再追究的不惑,是对大事大非不再思虑的不惑,是对过去将来不再较真的不惑。[2019-11-14]
- > 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穿上棉”,天气渐渐的冷了下来,有些地方短袖衬衫已很少能再看到,大都披上了外套,夜晚的凉意也更深了。 寒冬将至,这时人体内阳气渐收、阴气渐涨,正是养生的大好时节。[2019-11-14]
- > 酒也是药,喝对了治病,喝错了要命!长命酒就该这么喝![2017-10-27]
- > 酒精度是怎么界定的,喝了一辈子酒,也许你也不知道[2017-10-26]
- > 蜂蜜酒的记载与由来[2017-10-26]
上一条:甜油、酱油,…
下一条:四十岁后,就… |
返回列表 |